close

子 問 名 稱 的 由 來 ││

 

"佛子"是比喻為成佛之人。

"問"代表謙卑、臣服、尋問(找)之意。

"菩提"即是成佛之路。

 

 

佛陀曾說每個人都有成佛的種子,

子問在生活中透過修行體悟到

通往成佛之路必須具備一顆謙卑、臣服之心。

希望能藉由相的創作來傳達理念。

 

DSCF0348.jpg

 

 

子 問 自 序││

 

我想,這一生跟泥巴緣分特別的深〞

 

在鄉間長大的孩子,自然與泥土、大地特別親近。

早期因緣際會下遇見啟蒙老師林韋龍,

經由老師影響開始學習陶藝與雕塑技法,

以陶土為塑型基底素材,陶土的觸感對於我來說更是親切毫無距離。

在學習技法同時,也跟隨林韋龍老師修行禪坐,

漸漸悟得空性的真義,也發現自己的潛能,

於是開始走向獨立創作之路。

DSCF1012.jpg    

 

修行中的過程更是體會到 幾千年來,

佛(宗)教的定義以及對〝相〞的看法與認知,

已經在世人心中留下了一定的”規則”,

就如同造像亦有一定的比例;但佛的真實,亦是「無限的」。

如果是無限的,那格局與空間大,可想而知。

若造像也是無限規則呢?由此產生的此次破相而造像之創作靈感。

希望能讓人們放下”規則”,而得到無限寬廣的真實與真理。

 

緣起性空,感謝內在的佛性,回歸最初的寧靜。

林韋龍老師說過~靜心是創造力的源頭。

 

  當靜心時,意識進入了深層的寧靜,身、心、靈融入自然中的能量、頻率!

那是最自然、最原始的振動。澔翰宇宙的轉動,

空中妙有的驚鴻一瞥,變化萬千、各式各樣讓人驚嘆的光能,

但最為常見也最有感覺的白光(白織光),

就是那道光~充滿愛、真誠、智慧、感謝的白織光~引發了此展覽的創作靈感。

利用不銹鋼的表面拋光處理,呈現在佛像的創作作品上,

用一種不同以往的創作手法來詮釋「佛」的精神領域。

 

  另一種創作靈感取自於〝金剛經〞鐵百鍊成鋼,

由如金剛菩提心的堅固,不退轉的信心,精進提昇。

修心(行)一直是通往內在的途徑,然而不銹鋼經處理後,

表面呈現如鏡子般的反射,正是作品中詮釋「佛」慈悲與精神的投射。

  當人們見到佛像的同時,也體悟到精神與慈悲。更從反射中看見自己亦是「佛」,

見佛如見己,進而發現自己內在的佛性與佛,無二無別。生活即是修行〝放下〞。

不執著的思想,體驗創作中的另一種感動,那種深植人心、

無法言喻的感動。創作原是件自由自在的放下,呈現最真最無限的存在。

 

 

子    問   經   歷││

 

DSCF0811

1972 南投縣.台灣出生

2000 師承雕塑藝術家林韋龍老師

2000 擔任養泥工作室之雕塑/陶藝助理

2002 受聘於中國大陸西省西安市/藝境工作室之雕塑彩繪設計師

2004 參與靈鷲山寺系列佛像雕塑

2006 任職於宇如藝術國際有限公司/設計師

2010 榮獲2010台灣工藝競賽/創新設計組入選獎

2010 榮獲2010台灣優良工藝入選獎

2011 榮獲2011台灣工藝競賽/傳統工藝組入選

2011 應邀全德佛教事業機構/藝文中心展出

2011 邀請展於礁溪老爺大酒店:銅雕藝術雙聯展

2011 應邀雲南昆明市“心者無疆-與佛對話” 展出

2011 應邀香港九龍裕華國產百貨/台灣文創藝品展

2012 獲邀涵碧樓大飯店/會員日雕塑展出

2012 應邀全德佛教事業機構/藝文中心展出

2012 受邀日本真如苑佛教會執行製作佛像作品

2013 應邀台中秋山堂/藝文中心展出

2013 獲邀佛光緣美術館/台南館展出

2014 應邀台中秋山堂/藝文中心展出

2015 獲邀佛光緣美術館馬來西亞東禪館/屏東館/總館/台中館

/台北館/香港館等國內外巡迴展

2016獲邀佛光緣美術館/台中館/香港館/台北館,等國內外巡迴展

2016獲邀佛光山-三峽金光明寺展覽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0.png

子問雕塑工作室

展示室地址:南投縣草屯鎮新富路165號

連絡電話:049-2303661

接洽時間:上午9:00-下午17:00(中午12:00-13:30為休息時間)

粉絲專業:請上FACEBOOK搜尋[子問雕塑工作室]

官方網站:www.ziwen.com.tw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子問雕塑工作室 的頭像
    子問雕塑工作室

    子問雕塑工作室/ZI WEN Sculpture

    子問雕塑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